::: 項目符號 首頁 項目符號 預期效益

預期效益

(一)服務方面:

  回應國科會人文處此次徵求設置大型儀器設備案的主要目的,主要是服務台灣的人文社會 研究社群。因此,在計劃主持人所構成的委員會上,會邀請各校的委員加入,以確保人文社會 使用者的優先使用權,與各校的基本使用時數分配。此外,在每次的受試者倫理委員會以及計劃主持人會議中,也應評估各團隊的執行成效,以作為未來的時數分配考量。畢竟,貴重儀器 的維持,在二年的免費保固期過後,依賴的是研究團隊的有效產出,能夠爭取更多研究經費, 以維持龐大的保養維修與維持人力的成本。放眼世界上頂尖的認知神經科學相關的研究團隊, 如 NYU, Caltech, or Stanford University 等,每間學校皆有至少 8 位以上的計劃主持人(含其下 的 5-6 位博士後研究人員,碩博士生,專任助理等),共 40-60 人圍繞著機器(方能確保每年十 餘至數十篇的論文發表,與研究計劃案),方能自負盈虧的滿足如此高的成本需求。而目前台 灣的研究型大學心理相關科系,尚未有任一單位有如此高的專業人力,因此皆必須分享部分時 間給其它單位(如醫院或電機,資工學院等)使用,或向外募款,以分攤營運與維護成本。因 此,我們可以預見,如果在建置後的三年間,無法吸引足夠的人才投入(與足夠的產出),獲 選建置的學校向其他管道尋求成本分擔勢難避免。成功大學與其他聯盟內各校的優勢,在於整 合中南台灣眾多的大專院校,除了基礎分母大之外,在各校的研發能量聚集下,可以很容易開 發更多的研究團隊加入,因此在使用服務時數與經費將可以在機器建置後幾年擴增,加上未來 國科會人文社會處每年的固定維護經費資助下,應可以達到滿足,並可以資助 5 年後可能陸續 發生的機器維護費。但維持此一巨額投資,仍需有效率的產出來維持其投資效益;因此愈能有 效產出的團隊,得到的資源與時間也相對較多,此一現實,仍需與保護各校系團隊的基礎時數(保障名額的概念)取得一合理的平衡,這可以在每次的各校代表與計劃主持人會議中討論評 估。如在國科會人文社會處長期的每年固定之服務與機器維護費用編列的允諾下,相信可以在台灣造就很多世界級的頂尖研發團隊。

 

(二)預期效益:

a. 提升南部大學院校間相關研究交流,吸引一流團隊的進駐

  硬體建設較容易達成,但一流研究團隊的養成是十分的困難。藉由機器的設置,將可以吸引國際知名的學者(及團隊)回台服務,或擔任客座教授,進行短期或中長期交流(包括雙向的送研究生或博士後學者出國研究等),指導國內年輕研究群,並就議題設立合作團隊,加強學者的交流與溝通。相信假以時日,必能逐漸在國內與國際認知神經科學相關的領域上,建立知名且實力堅強的研究團隊。除了眾多(且多是 SCI 等高品質期刊)論文的發表,提昇校譽及擴大國際影響力之外,更可以在跨領域(教學及研究)與跨產學(合作與研究)上,扮演一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角色。

  為更好規劃未來的MEG與其他更高磁場的MRI機器(如7T或9T的動物用MRI)整合研究之進行,經幾次成功大學一級主管會議與所有學者會議討論,目前規劃興建地下二層、地上十二層的「綜合研究大樓」,佔地地坪為200坪,為未來發展所需腦認知相關儀器之空間預留。地下兩層樓主要為MRI-MEG儀器放置與操作空間,實驗參與者相關使用空間也將規劃於地下室,而學者來訪空間、視訊會議室、研討室與其它行為實驗空間將規劃在地上1-3樓。此綜合研究大樓將興建於成功大學力行校區,此大樓毗鄰社會科學大樓、生命科學大樓及附設醫院之門診與癌症大樓,在整個環境上將可以順利結合人文社會科學、生命科學、醫學等相關研究議題,大樓內部將安置心理系暨認知所行為認知實驗室、行為醫學所實驗室、其它行為社會科學實驗室(神經經濟學、神經教育學、神經政治學、神經法律學等)、醫學院之健康醫學、醫院(藥癮、精神疾病診斷、神經疾病等)及工學院(醫學工程等)。目前該綜合研究大樓之規劃已向成功大學之校園規劃小組提出,如要趕上整個MRI-MEG建構時程,此大樓可採自籌募款方 式以BOT (Build-Operate-Transfer)案進行,冀望未來5年可整合成功大學之行為神經科學領域學者,並服務其它相關學校之行為神經科學領域學者。

b. 提供優良學習環境,吸引優秀學生入學,以培育未來的社會精英

  作為一個現代的研究中心,勢必要肩負教學的相對責任。我們相信,建立一個位在南台灣的國際級研究中心,並增列博士班或跨領域等學程,非但可以吸引全球優秀的學子前來取經深造,更可以吸引台灣頂尖的青年學生前來就讀與投入。在尖端研究的領域,唯有不斷的注入新血,才能持續的進步。所以,最基礎的研究生,勢必擔當起這個基礎但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可以藉由 MR 研究中心的建立,吸引優秀學生入學,讓校方在學生來源方面,可以盡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c. 在未來台灣下一代的產學重點預作準備

  身處於高度競爭的網路化全球村,台灣保有競爭優勢的唯一作法便是瞭解並發揮自身的專長(如 IT 產業),同時不斷的吸收新知,應變時勢,為迎接與因應下一世代的產業作準備。放眼 次世代的新興產業,如高齡化社會的健康照護及終身學習,及針對特殊族群(如肢障或精神疾病)所 開發出的腦機介面等;或是強調融入人性(審美及情緒反應)及認知限制(如工作記憶,知覺特 性)的新產品(如電玩,手機,或電腦等產業),無一不考量使用者:人的特性。同時,下一世代 的研究也是跨領域(如神經經濟學,數理與藝術等),因此,在南台灣具有優良電機與工程傳統的成功大學,著名的生醫學院與社會科學校區間,建置可以探究人的大腦﹣這個人類最終奧秘﹣的研 究工具,除了上述的基礎研究與教學外,也有對未來世代的產業所要求的研發需要預作佈置。我們相信,隨著新一代的學科(如近來的機器學習對解讀判斷大腦資料的可能)興起,愈來愈多的研究 案會從電機,社會人文科學,甚至商業,藝術,廣告,或宗教等領域中提出。無限的可能性,讓身處於其中的我們倍感興奮,也肩負莫大的責任。

  整體而言,校方投資建立一流的腦心智研究中心。無論在提升校方研究環境、教學品質,以及國際聲譽等,都有極大的助益。因此,投資的效益,是很難在三言二語內描述道盡。無形的效益: 如加強地區,南台灣,乃至於亞洲,甚至全世界的學術交流,甚至在未來國家未來產業上,卻會持續的發酵,如同一隻振翅的蝴蝶般,對學校,地區,乃至世界的未來,發揮深遠的影響。

 



 

 

分隔線